第679章田墨轩中-《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田墨轩这个人,我们都知道,脾气倔,爱发议论。可怎么会惊动到省里?似乎还是陈书记亲自过问……”

    “问题就在这里!”统战部长压低声音,“陈书记,他日理万机,怎么会突然关注我们这一个挂名委员的‘健康问题’?”

    沉默。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。

    王建川喃喃自语:“上次‘反旧文化’运动,我们这边算是平稳过渡,没出什么大乱子。

    难道……上面觉得我们搞得温吞了,现在要‘加码’?要抓个典型,体现一下力度?”

    这个猜测一经提出,立刻得到了另外两人眼神的默认。

    现在的政治环境下,来自高层的任何一点“信号”,尤其是涉及对特定人物处理的“建议”,都极易被下级单位进行“政治放大”解读。

    他们不相信这仅仅是因为田墨轩的言论“不合时宜”,更倾向于认为,这是新一轮运动或整肃即将开始的征兆,而田墨轩,很不幸地被选中成为了那个需要被“立起来”的典型。

    “既然是陈朝阳书记亲自批示,省里来的建议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,坚决执行。”王建川定了调子,语气变得坚决,“而且,要体现出我们的政治觉悟和执行力。”

    “对,”副书记接口道,“不能仅仅理解为让他‘休息’。

    这分明是认为他的思想和言论,已经不适合再留在工作岗位上了。”

    统战部长立刻心领神会,他们统战部主要工作职责便是统一战线工作。

    核心职能就是联系、安排、管理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民主人士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的处理方式,就不能仅仅是‘不再安排职务’这么轻描淡写。

    应该形成一份正式的决议,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传达,明确免除他委员的一切职务和资格。

    并且……是不是需要找他本人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,帮助他认清自身思想的错误?”

    “很有必要,”王建川一锤定音,“谈话要严肃,要指出他近期言论的自由散漫和对当前大好形势的错误认识,但也要体现组织的关怀,强调这是为了他好,让他回去好好反省,加强学习………

    于是,一份原本意在“冷处理”、让田墨轩淡出公众视线的建议,在姑苏地委“宁左勿右”的心态和“深刻领会领导意图”的驱动下,变成了一场小范围内的公开处理。
    第(2/3)页